博士爸爸組“極客爸爸團”自造幼兒防霾口罩

編輯:anshanshan | 出處: 中國經濟網

  拿出極客精神共同鉆研

  為了孩子,一群三四十歲、事業(yè)有成的博士開始用近乎研發(fā)iPhone的精神,鉆研幼兒防霾口罩。

  呼吸科醫(yī)生爸爸得出結論:重污染下,只要孩子滿周歲,還是應該戴口罩;材料學家爸爸提出,口罩選材應達到食品級標準,因為孩子會伸舌頭舔;研究頜面的爸爸推薦了各年齡段兒童臉部輪廓數(shù)據……經過一輪輪的“頭腦風暴”,意見被匯總給設計師爸爸。

  眾人拾柴,不斷有驚喜。做口罩最難的是濾芯,經人引薦,“爸爸團”聯(lián)系上了一位美國發(fā)明家,對方剛研發(fā)成功一種新濾芯材料,對微粒的濾過率達99.9%,透氣性卻比紗布高一倍,孩子戴上,一點不會憋氣。聽了爸爸們的故事后,發(fā)明家表示,愿意捐幾萬美元的濾芯。

  終于萬事俱備。侯琰霖展示3D打印的口罩原型:基座像個呼吸面罩,材質全透明,以便父母觀察(正式生產時將選擇與奶嘴相同質地的柔性硅膠);基座前部是塊蓋板,掀開它就能像給手機換電池那樣換濾芯。

  不怕山寨,希望更多的孩子使用

  侯琰霖的本意是約幾個朋友,自己籌資做點口罩,供大家使用。但隨著志愿者越來越多,自造口罩行動也走向了社會公益。目前,“爸爸團”準備在今年11月,向社會提供1萬套口罩,正是這個想法,打動了“地球一小時”。目前,這個全球性環(huán)保活動正努力超越“熄燈一小時”,成為公眾參與環(huán)保的行動平臺。今年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將于3月29日舉行。

  為了讓工薪階層用得起,“爸爸團”達成共識:新口罩的設計,必須保證日均使用成本低于1元,而且,其功能和安全性必須經過權威認證。

  有人提醒侯琰霖“這口罩肯定會被山寨”,可他反而很高興:只要能遵循設計規(guī)范,山寨越多,意味著孩子能得到的口罩也就越多。

  實際上,這群爸爸沒有能力、也絲毫不想卷入商業(yè)化。侯琰霖說,他們這群人處于職業(yè)生涯關鍵期,沒人會去做口罩生意,這只是借助眾包、眾籌理念和互聯(lián)網精神運營的民間公益行動:“我只想告訴孩子,爸爸至少嘗試過了?!?/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