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大頭娃娃"事件:村民育兒多選進口奶粉

編輯:南嶺雪 | 出處: 網易

  [改變]

  村民“育兒經”已經發(fā)生改變

  農忙前夕,在北京打工的戎剛回到了家鄉(xiāng)安徽省阜陽市苗集鎮(zhèn),與過年回家時一樣,戎剛最重要的行李是一大背包的奶粉。見到記者,戎剛立刻拿出一罐奶粉詢問,“你幫俺看看這奶粉正宗么?”

  阜陽作為我國重要的民工輸出地之一,不少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外出打工,將孩子托付給家中長輩撫養(yǎng),因此奶粉喂養(yǎng)孩子在阜陽農村非常普遍。“大頭娃娃”事件較早的舉報人之一,阜陽市人民醫(yī)院兒科主任劉曉林告訴記者,農村老人多數不識字,也沒有辨別意識,使得劣質奶粉在農村很有市場,也是事件爆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非昔比。戎剛的孩子今年剛滿一周歲,孩子出生后,夫妻倆就做好了分工,丈夫在北京打工掙錢,妻子則在家專心照料孩子。“0到3個月、3個月到6個月……1年不到的時間,已經給孩子換了5種進口奶粉喂了?,F在經濟條件比過去好一些,但也不知道哪種好,就知道挑價格貴的買?!比謩偢嬖V記者。

  朱洪薈家住阜南縣朱寨鎮(zhèn)大田村,她的侄子小旭(化名)曾是受害的“大頭娃娃”之一。盡管家境不太好,朱洪薈的女兒一出生,她和丈夫還是咬著牙,給孩子買進口奶粉喂養(yǎng)。朱洪薈說,“孩子現在11個月大,吃的奶粉每罐100多元,只夠吃一個星期。奶粉經銷商推薦說這個牌子好,也沒多想就買了。”

  朱洪薈的丈夫不相信鎮(zhèn)上集市賣的奶粉,在外打工的他也經常寄一些奶粉回來。朱洪薈和老人在家守著幾畝田,丈夫一個月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每月的奶粉錢成了不小的開支。朱洪薈說,“為了孩子能健健康康的,不多花點錢能放心么?”

  更有家長開始排斥奶粉喂養(yǎng),阜南縣苗集鎮(zhèn)大蔡村村民戎慧的女兒小婷(化名)也是曾被劣質奶粉傷害的“大頭娃娃”,8歲之前經常生病,現在也十分挑食。為了避免悲劇重演,2005年戎慧生下兒子苗雨浩后,堅持母乳喂養(yǎng),現在的苗雨浩比姐姐小婷要壯實許多。

  “大頭娃娃”事件影響的遠不止村民的消費觀念。記者來到阜陽市三里灣批發(fā)市場,當年正是從這里,大量的劣質奶粉流向了農村市場,而今這個市場幾乎已經沒有店家從事奶粉銷售的業(yè)務。對于當年劣質奶粉事件,當地人都不愿多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