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會客廳】梟帆:我的德國老公和混血娃

編輯:linlin

  小蓮花:在您看來,中國和德國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有什么區(qū)別?您覺得中國對孩子的教育有哪些是可以借鑒德國的?

  梟帆:還是舉例說明吧,因為我們的孩子剛剛經(jīng)歷了幼兒園,所以我們就還用幼兒園來講吧,哈哈

  微博上流傳很廣的有一個幼兒園的“德國秘密”:在德國,小孩一般3歲可上幼兒園,為期3年。這3年中,他們會參觀警察局,學習如何報警;參觀消防警察局,學習滅火和躲避火災;參觀市政府,認識市長,看他如何為市民服務;去坐有軌電車,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跟老師去超市買東西,學習付錢和選貨……3年后,他們具備初步的生存能力。

  其實這個不是秘密,這是德國幼兒園的基本職能,在幼兒園,孩子學得最多的是和他人相處,第一件事就是:“和人握手問好,并看著別人的眼睛帶著微笑”!每天父母來接,孩子離開教室,也要和當班老師握手告別!如果你做的心不在焉,老師會要求你重新做,直到做好為止!(在這里,孩子被要求和每個見到的人打招呼,除了認識的,還有路上不認識的路人或其他公共場所所接觸的人,例如面包房,餐廳,郵局等)

  幼兒園很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包括獨立態(tài)度/意識和能力

  幼兒園里有很多拼圖,積木,小動物等成組成組的玩具,十分培養(yǎng)孩子們自己玩的能力,而且每套玩具要玩好(例如拼圖你打散了你就得自己拼好!)強調(diào)做好一件事再做第二件事。不允許孩子三心二意,看別人玩什么就自顧的去跟風去爭搶!

  同時學習合作:也是包括態(tài)度,意識和能力

  混齡班級最大的好處就是孩子們能互相學習和互相幫助,例如剛進來的小孩,有些還不到三歲,話還說不好!老師就會派一個學前班同學,例如童一,全程照顧這個不足三歲的小朋友,叫結(jié)對子!一段時間后更換對象!

  小蓮花:有沒有跟先生因為教育問題產(chǎn)生分歧?這種時候,一般都是聽誰的?

  梟帆:分歧很多很多啊,夫妻養(yǎng)孩子,肯定都是常叮當,但我覺得有問題不可怕,只要能齊心協(xié)力的解決就行!

  我老公比我大10歲,為人處事也好,生活習慣也好,加上德國的各種嚴謹古板教育,所以他更堅持些,或者說更執(zhí)拗些!只要是涉嫌挑戰(zhàn)他的家庭領導權(quán)的,涉嫌傷及他作為大家長的尊嚴或面子的,基本都是媽媽讓步,他兢兢業(yè)業(yè)養(yǎng)家糊口,應該給足男家長的驕傲機會:)

  俺有個江湖諢號是大俠,所以說這個瘦長的中國女人也不是省油燈,哈哈……遇到分歧大家就各抒己見,誰對聽誰的,如果雙方都覺得自己對,就聽老公的,媽媽,她會選擇暗渡陳倉,hoho!

  小蓮花:中國人常說“兒子窮養(yǎng),女兒要富養(yǎng)”,兒女雙全的您平時也會用這樣的標準教育孩子嗎?

  梟帆:我們所說的窮養(yǎng),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懂得自己努力爭取,不怕困難,不畏艱險,能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夢想,能勇往直前,不能把孩子扔在溫室里,不能父母百依百順或聽之任之孩子揮霍和浪費!然后對女孩子要富養(yǎng),是為了讓小女生從小懂得各種鑒別,尤其不會被所謂的財富晃暈了頭腦,從小讓孩子生活在富足愉快的環(huán)境,小女生性情會比較平和,不容易急功近利!

  其實這些特質(zhì)不管男生還是女生,都是適用的,所以說男女生都需要窮養(yǎng)富養(yǎng)相結(jié)合,而不能形而上學,為了窮養(yǎng)就人為或故意的給孩子營造太多的物質(zhì)匱乏環(huán)境,這樣并不是真正健康正確的教育方式,一個孩子如果處處讓他“窮得”捉襟見肘,時間長了,孩子就會下意識不自信不快樂,這對孩子性格的形成來講,反而是惡性的傷害!

  其實孩子很小就會觀察思考和判斷,父母及時正確的給孩子以身作則,孩子耳濡目染自然會得到很多良性的言傳身教。窮養(yǎng)也好,富養(yǎng)也好,都不要刻意或夸大,不然要么是矯枉過正,要么是過猶不及,都將流于形式而違背原始初衷。

  我們家兩個孩子,是小兄妹,那么在所謂的日常成長中,我們只是更多的因為孩子的特點特性去選擇不同的溝通方式,例如哥哥敏感執(zhí)拗完美,那么我們就多鍛煉他不要處處爭第一,不要那么在意別人的看法或批評,對周圍人包括對自己能更寬宏大量,哥哥攢錢買他喜歡的lego,我們會經(jīng)常的施加援手,給他提供更多“工作機會”,或者提高他的一些報酬,而不是讓孩子處心積慮的去收集每一個硬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