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網特稿】傳統(tǒng)觀念認為媽媽給寶寶把尿越早,把尿次數越多,就越是一位勤奮負責的好媽媽。但事實上很多國家都沒有寶寶把尿這個做法,寶寶多大開始把尿實際上并非單純的國內國外看法不同,而是傳統(tǒng)做法和現代觀點的較量。多大把尿各國不同,訓練如廁如何是好?
國情不同,把尿時間不同
國情不同,把尿時間不同
中國傳統(tǒng)觀念認為,寶寶是不具備自己排尿能力的,得要大人負責鍛煉寶寶的排尿功能,并且越早鍛煉,學得越快,所以就會有傳統(tǒng)的“越早把尿越好”這一說法。寶寶越大,再把尿的話可能就越難適應,因為他多半已經習慣了用尿布或紙尿褲。
很多傳統(tǒng)的家長將這個說法奉為圣言,并且從寶寶一降生就每天雷打不動地把尿。其實,這是一種累己累寶的做法,寶寶膀胱括約肌要在一歲半左右才會發(fā)育完好,太早把尿其實對于寶寶學會控制尿液一點用處都沒有。家長最好在寶寶15個月后再進行把尿,太早的刻意訓練會影響寶寶性格的發(fā)育。當然啦,如果寶寶在尿尿方面比較有規(guī)律,也可以早些試試。
美國觀點:什么是把尿?對于把尿,相信很多美國家長都聞所未聞。即使對于寶寶如廁訓練他們也是采取天砸下來再算的不著急態(tài)度。美國家庭的放任處理當然也會帶來不菲的代價:一個洋寶寶每年要花2000美元左右在紙尿褲上。最關鍵的是由于美國孩子非常適應舒適的尿片,因此,許多孩子在排便訓練過程中出現了很大的抵觸情緒,同時,也加劇了父母的急躁情緒。有統(tǒng)計說大小便訓練居兒童虐待起因的第二位。
日本觀點:2歲左右才開始訓練寶寶如廁。日本家庭對寶寶甚至小學生晚上睡覺時候使用紙尿褲這個現象不以為然,也沒有為2歲內寶寶把尿的習慣。日本幼兒園里的老師會給2歲以上的孩子在午睡前后坐尿盆。日本沒有中國那種老痰盂,寶寶尿盆可以坐著扶著玩。保育員認為強制寶寶如而會讓寶寶緊張,導致以后心理隱患。在日本,如果寶寶尿在地板上,媽媽也不責罵寶寶,而是擦給寶寶看,讓寶寶知道這樣會給媽媽增添許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