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的“十八得了超級媽媽”新標準(以下簡稱“十八得了”),線上線下引發(fā)不小討論。記者調查顯示,95.5%的人士表示,這一標準太高,根本無法完全達到,僅有4.5%的媽媽稱,她們能完全達到。
這個標準有點高
有很多媽媽表示:“這個標準有點高,但這是社會造成的,逼得媽媽們不得不這樣才能滿足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要求。”
“基本都是各種高難度作業(yè)給逼出來的。”鄭州市民劉女士說,從她女兒上幼兒園起,就收到老師布置的各種高難度作業(yè),“今天做個模型,明天做個玩具,后天再做個海報什么的。等孩子到了小學,幫忙自制手抄小報已是家常便飯,三天兩頭還要自制主題PPT。”
參與調查的44名網友中,自認為完全達到“十八得了”標準的有2人,約占4.5%,其余95.5%的網友都直呼不能完全達到,少的能達到三五條,而多的最多也只能達到13條、15條;認為媽媽就該按這樣的標準做的僅有4人,約占9%。
并不利于孩子成長
“十八得了”標準現(xiàn)身網絡后,有老師認為,這其實反映的就是媽媽圍著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轉,甚至替孩子大包大攬。不過,它也實際上反映出了社會競爭加大,凸顯出目前的教育體制,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從而導致家長陪著孩子一塊壓力大、攀比心強等。
鄭州一小學的李老師說,有些媽媽,一邊抱怨很累,一邊又認為要給孩子最好的,孩子什么都應該比別人好,這樣會一直累下去。比如周末,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報很多輔導班,還讓孩子參加一些演出活動等,媽媽們有時連周末都會犧牲,其實像這類對孩子的課外培養(yǎng),如果孩子不感興趣,或者學得吃力,媽媽完全沒必要去努力。如果孩子感興趣,媽媽們也完全可以放心地讓他們自己去做。
鄭州教育學會學習心理研究會主任王海勇說,“十八得了”是對媽媽們的一個誤導,“媽媽越強,孩子越弱,媽媽做的越多,孩子做的越少?!蓖鹾S抡f,這一標準其實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孩子教育中父親角色有所缺位。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段旭杰說,她不贊同這個當媽的標準。因為孩子需要的是剛剛好的媽媽,并不是絕對好的媽媽。孩子需要的是媽媽的陪伴,是在一起、不會拋棄他、嫌棄他的感受。這比所謂的“十八得了”超級媽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