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我國有暴力傾向的兒童年齡正呈現(xiàn)低齡化特征,一些孩子三四歲時就表現(xiàn)出了暴力傾向。針對此次10歲女童毆打一歲男嬰事件,不少網(wǎng)友認為,女孩的行為“令人發(fā)指”,而在對其進行譴責的同時,也應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這樣的暴力孩子。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小女孩極端行為的心理成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暴力行為的認同
幾乎每個施虐者的背后都有令人心酸的受虐經(jīng)歷,在充滿暴力的家庭內(nèi)成長的孩子,不管是目睹者還是親歷者,都可能除了身心遭受暴力之苦外,也默默認同施暴者,甚至認為暴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認為只有暴力才能解決問題。當他自己遇到挫折、困難、麻煩時,也會通過暴力來解決處理。
父母是孩子來到世上的第一位老師,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們會通過模仿重要客體(其養(yǎng)育者)的行為來認識自己及他人,學習如何與他人溝通、建立關系等等。
二、憤怒情緒的表達
在家庭教養(yǎng)中,如父母經(jīng)常無端打罵孩子,面對強勢的父母,孩子無力反抗,為了讓自己獲得安全感,孩子會有自我保護的機制,心理學稱其為防御機制。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壓抑”,如不能表達的恐懼、憤怒等情緒。這種被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而是會被放到“潛意識”中,通常不被自己和別人知道,但壓抑的情緒會在特定的條件下表達出來。如案件中小女孩遇到比自己弱小的個體,同時無成人或監(jiān)管自己的人在場的情況下,有可能通過“打小孩”這種極端的方式和異常的行為來表達和釋放自己被壓抑的憤怒。
三、應激事件的無意識防御
長期的家庭暴力,會造成兒童心理創(chuàng)傷,當其面對突如其來的應激事件時會通過無意識的逃避或攻擊來緩解內(nèi)心的恐懼。如本案件中,面對嬰兒不停的哭聲,女孩可能不知所措,可能有很強的受挫感,也可能使其心煩。對于這個應激事件,出于無意識的自我保護,她可能通過攻擊來獲得安全感。
四、經(jīng)常有暴力行為的兒童,可能患有某種精神障礙,父母或?qū)W校老師應及時求助相關精神衛(wèi)生部門進行診斷與評估
給家長的建議:
孩子有暴力傾向,不僅會影響日后與他人的正常交往,延續(xù)到青年期后,還可能會出現(xiàn)人際關系緊張等,阻礙其一生的發(fā)展。鑒于此,家長首先應該以身作則,面對孩子偶爾出現(xiàn)的“暴力”行為,家長應第一時間給予積極正向的反饋,使其了解到“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不好的行為。同時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正確地引導和控制情緒。
另外,建議社區(qū)、學校組織開展生命教育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并體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從而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對于有相似心理問題的兒童和青少年,應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工作。